4月24日,在我院PICU范麗萍副主任護師的指導下,PICC門診靜療專科護士張靜帶領護理團隊,開展超聲引導下腔內(nèi)心電圖定位PICC置管技術,成功為患者開放靜脈通道,使導管尖端達到CAJ最佳位置。
該技術的成功開展,填補了我院在該領域的空白,標志著PICC置管術的安全性與精準性得到有效提升,有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護理安全。
張靜介紹,傳統(tǒng)X線判斷導管尖端位置存在特殊人群受限(如孕婦、家庭病房、社區(qū)醫(yī)院)、因解剖差異誤判風險。導管尖端位置過淺,易引起回血導至導管堵管、藥液稀釋不夠等;導管尖端過深,刺激、摩擦心內(nèi)膜易引起心內(nèi)膜炎、心率失常等。而超聲引導下腔內(nèi)心電定位PICC置管,通過心電圖P波變化精準定位PICC尖端位置,滿足了特殊人群的需求,有效降低導管異位風險及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,減輕患者痛苦,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。
我院靜脈治療護理??菩〗M自2015年成立以來,先后開展了PICC盲穿置管術、塞丁格法PICC置管術、超聲引導下塞丁格置管術以及超聲引導下腔內(nèi)心電定位PICC置管術等,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