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頸部動脈狹窄病人并不少見,但部分病人往往被忽略,臨床上常見到中老年患者自述頭暈、脖子酸脹、僵硬時,不能單純認為是頸椎病的問題,應進一歩排除由于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導致的腦供血不足。
目前認為,對于有癥狀的中度以上頸動脈狹窄(狹窄率在50%以上)的患者應該采取外科治療,頸部血管彩超、CT和MR血管成像檢查均可有效診斷頸動脈狹窄,而數(shù)字減影血管造影(DSA)是診斷該病的金標準,是手術治療的依據(jù)。
治療方面,除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外,頸動脈支架置入術是動脈內膜剝脫的一種可靠替代方法。尤其是對于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有高危風險患者,隨著保護裝置的使用已大大降低了動脈支架置入手術的風險。
相信隨著人們對該疾病認識水平的提高,隨著該技術在我市的成功開展,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該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療。
(神經(jīng)外科 黃迢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