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潛伏期為5至10天。病癥有發(fā)燒、嚴重頭痛、肌肉及關節(jié)痛,部分病人可有皮疹,化驗室檢查白細胞減少,絕大多數(shù)患者發(fā)病數(shù)天后可逐漸恢復。如果罹患登革出血熱,則病情嚴重,可有出血、休克,甚至死亡。
登革熱是怎樣傳播的?專家介紹說,前往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旅游人士有可能染上此病。該病通常在雨季或雨季將結束時出現(xiàn)。因登革熱病毒是由伊蚊傳播,伊蚊喜歡在日間叮人,尤其是日出后2小時及日落前數(shù)小時。正常人與病者接觸不會被傳染。
那么,怎樣預防登革熱?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。預防蚊咬的措施有:旅行者應穿著長袖襯衫和褲子;住宿于有空調或裝有防蚊網(wǎng)的地方;如果住宿的地方?jīng)]有隔蚊網(wǎng)或空調設施,最好使用殺蚊噴劑及睡在蚊帳內(nèi);外露的皮膚可涂搽驅蚊劑,旅行者可將氯菊酯噴在衣服或蚊帳上。如果懷疑得了本病時,應及時到醫(yī)院進行檢查,以確診是否患有登革熱。(許海生 鄭杰)